6G 标准研究启动
随着 5G-A 进入规模商用阶段,6G 的研发工作也成为通信行业的焦点。在 2024 全球 6G 发展大会上,IMT-2030(6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2025 年 6 月将启动 6G 技术标准研究,2025~2027 年完成技术研究阶段,2029 年 3 月完成第一个版本的技术规范。
目前,中国、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的 3GPP 标准伙伴正在共同研制 6G 标准。这意味着 6G 研发将进入关键的新阶段。去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了 6G 的标准和技术的启动,全球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努力推进 6G 技术的创新研发与发展。
全球 6G 发展计划
爱立信网络标准与行业倡议负责人 Janne Peisa 介绍了全球主要区域的 6G 计划,包括欧盟 Hexa-X 项目、中国 IMT-2030(6G) 推进组、美国 NextG 联盟、韩国 6GForum、日本 XGMF 以及印度 Bharat6G 联盟等。

这些组织是全球最早从事 6G 研发的机构,都为 6G 的推进做出贡献。在他看来,百花齐放的阶段来到了一个节点,所有的概念与想法开始逐步融合。
6G 的有很多的可能性,会把网络更强大的能力以 API 的形式开发、开放给可以解决问题的人,可能会解决更多不同的需求。
6G 将持续演进

那么,6G 作为一个平台,相较于前几个通信代际,是否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Janne Peisa 表示:从目前 5G-A 的情况看,不会是特别大的变化。因为整个网络技术或平台已基于云化或虚拟化建立起基础设施,我们认为 5G-A 已经可以开始提供能力的开放了。所以,到 6G 阶段,我们不认为这个变化会是非常跳跃式的,应该是逐渐演进的过程,能力会逐步开放,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对于接下来的进展路线图上,爱立信认为 5G 和 5G-A 将持续演进。从 5G NSA 到 5G SA,再到 5G-A,最终进化到 6G。通过标准化升级和硬件、技术的迭代,可以在 5G 和 6G 的频谱共享实现平滑迁移。
Janne Peisa 谈道:5G 还在持续演进,我们也在逐步增加功能。从 5G 到 6G 的演进可能会是一种小步快跑的发展模式,最终通过网络需求和商业盈利机会的推动逐步扩大。
探索应用场景
6G 技术的应用前景备受期待,有望在多个领域实现创新,当前 AI 融合场景和低空经济场景颇受关注。
Janne Peisa 认为,6G 将提升通信价值,提供更简洁、更统一的接口,使开发者更容易创建用于垂直行业的新应用。他指出,6G 将支持更广泛的频谱,在更高的频率下提供更高的带宽,从而可以支持更多创新服务,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驾驶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