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认为身体健朗的张大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发生这样的意外。张大爷平时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个身体,我这身子骨,再活20年都没问题!然而就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张大爷却突发心源性猝死,倒在自己客厅。被紧急送医后,虽然医生尽全力抢救,但还是没能抢救过来,享年65岁。寂静的病区里,只剩下张大爷家人的哭声,大家都很不理解,张大爷平时身体看起来不错啊,怎么就突然猝死了呢?而医生在了解大多数猝死者都是看起来正常的人。要注意的事,看起来正常并不等于健康,而是病症较轻微,不影响生活。郭继鸿在《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中提到,临床上仅有1/3猝死者在生前曾确诊为猝死高危者;有1/3猝死者生前有就医过,但对猝死的预警却属于低预测性;剩下的1/3猝死者生前从未有过任何不适,也从未就医过,猝死是首发临床事件。
再来看看一项调查报告数据:在309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临床医学评定上的中低危人群,而不管哪个年龄段,中低危人群都是心肌梗死的重点对象。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杨进刚介绍,临床上猝死存在二八定律,即在院内看到的猝死病例只占所有猝死病例的20%不到。在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中,其中又以冠心病为主要病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课题组此前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心梗是猝死最重要原因之一。国外也有研究指出,每两个初发冠心病患者中就有一人会心梗或猝死,所谓初发冠心病,即在未曾发生过任何心脏病的情况下首次发生冠心病,因而猝死总是猝不及防。
二、这4个症状是猝死前的征兆,不要忽视!
虽然猝死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但其实也会有相关征兆表现,并且总是容易被人忽视!
1、胸闷胸痛
胸痛是猝死前最容易被感知和抓住的信号,表现为胸部剧烈紧缩、压榨性疼痛等。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症状,多是冠心病问题,提示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随时可能破裂而导致急性心梗。
2、乏力疲惫
猝死前患者体内心供血量和供氧量降低,这会导致体力下降,继而出现乏力疲惫或精神欠佳等症状。
3、呼吸困难
绝大部分患者猝死前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无诱因呼吸急促、喘气,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也无法缓解。要注意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衰、肺栓塞、急性肺水肿等疾病所致,会增加猝死风险。
4、晕厥、眼前发黑

猝死一重要前兆就是晕厥,是心跳减慢或停止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眼前发黑或单侧看不见东西,身体单侧麻木乏力等。
三、越来越多老人半夜猝死,谨记3避免

《中国急救医学》上一则关于猝死的研究,在对5516名猝死者进行尸体解剖后发现30-63岁中年人占比较高。其实这不难理解,中年人处于事业高峰期,但同时面临巨大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加上不健康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都会导致或者加重心脑血管疾病,最终提高猝死风险。而在《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数据指出,约25%心脏骤停主要发生在睡前或睡眠中,即晚间10点至凌晨2点间,这是为何?首先是昼夜节律影响,夜间生理变化会影响血压、内分泌和心脏等功能;其次是夜间血压波动,对于有高血压等慢病的人来说,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