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锂电池技术的突破
锂电池是目前手机中普遍使用的电池类型。传统锂电池的负极通常采用石墨材料,而近年来兴起的硅碳电池则采用硅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硅的锂离子容纳能力比石墨高出 24 倍,因此硅碳电池可以显著提高电池容量。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科学家就开始尝试使用硅作为锂电池负极,但由于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与锂离子形成合金体积膨胀,导致电池鼓包甚至爆炸,因此硅基锂电池一直未能实现商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将硅掺入碳中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硅与锂离子形成合金后膨胀体积受到碳骨架的限制,有效避免了电池鼓包和爆炸的风险。
硅碳电池的生产工艺
硅碳电池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获得碳骨架、获得纳米级硅颗粒、将纳米硅塞入碳骨架。早期,硅碳电池采用研磨法,即通过机械外力把硅和石墨烯磨碎,并将纳米硅颗粒硬塞入碳骨架中。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实现硅碳电池的生产,但纳米硅颗粒较粗糙,导致硅碳电极中硅含量较低,电池容量提升有限。
近年来,电池行业上游的厂商们开始探索使用 CVD 气象沉积法来生产硅碳电池。该方法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纳米硅颗粒,并均匀铺设在碳骨架中,可以有效提高硅碳电极的硅含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电池容量。
手机电池容量的增长趋势
随着硅碳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电池容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据统计,2022 年以前,主流旗舰手机电池容量普遍在 5000mAh 以下。而近两年来,各厂商的旗舰机型电池容量开始飙升,普遍达到 6000mAh 以上,甚至个别机型超过了 6600mAh。
得益于电池容量的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也随之增强。如今,智能手机用户可以享受更长时间的娱乐、社交和游戏体验,而无需担心电池电量不足。

总结
手机电池容量飙升的背后,是锂电池技术进步的推动。硅碳电池凭借其高锂离子容纳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锂电池容量提升的瓶颈。CVD 气象沉积法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硅碳电极的硅含量,推动电池容量迈向新台阶。
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手机电池容量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轻薄、更高容量的手机电池,为移动设备带来更持久的续航体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