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0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俗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吸烟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不仅影响患者呼吸功能,还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慢阻肺为何在冬季节高发?
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赵素娥指出,主要归因于下列因素:
1. 低温和湿冷空气的刺激:冬季气温低,湿冷空气可刺激气道,引发炎症加剧。
2. 空气污染程度的加重:冬季采暖季,燃煤等取暖方式增多,导致空气污染程度升高,对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有害。
3. 呼吸道感染风险的提升: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期,感染可导致气道炎症加重,引发慢阻肺急性加重。
肺功能检查: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肺功能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慢阻肺疾病。
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特征中两个及以上者,均被视为慢阻肺的高危人群:
1. 35岁及以上
2. 长期吸烟
3. 呼吸系统疾病史
4. 慢阻肺家族史
5. 空气污染居住史
6.职业粉尘接触史
7. 生活在寒冷潮湿环境
8. 维生素A缺乏
9. 营养状况不佳或体重偏低
高危人群如何降低慢阻肺风险
1. 戒烟:吸烟是最重要的慢阻肺致病因素,戒烟可有效降低慢阻肺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2. 避免接触空气污染:减少接触雾霾、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外出时戴口罩。
3. 保护呼吸道: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
4. 增强体质: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增强肺功能。
5.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慢阻肺。
警惕慢阻肺的潜移默化破坏力
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杨红忠指出,慢阻肺是一种进行性且不可逆的气道阻塞性疾病,对肺部具有破坏性。由于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与感冒等其他疾病混淆。但是,慢阻肺具有潜移默化的破坏力,可以在患者出现反复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症状之前,就已经让肺功能逐渐下降。等到明确诊断时,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经遭受了中度甚至重度的损害。

因此,杨红忠提醒,绝对不能对长期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掉以轻心。这些症状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警告,提示肺部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并就医。
来源:长沙市中心医院 李水梅 秦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