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3个项目只赚3万 百万元薪大厂人35岁被裁危机 为还房贷被迫重返职场 (AI创业3个项目只赚3万 百万元薪大厂人35岁被裁危机 为还房贷被迫重返职场)

科技资讯 2024-11-15 19:20:39 浏览
因为

作者:张雅婷

ChatGPT

编辑:杨锦新

引言

技术革命往往会催生出一批新的伟大公司和风云人物。AI狂奔两年多来,数不清的技术大佬加入了这场新浪潮,希望打造出下一个OpenAI,国内也涌现出了AI六小龙这样的明星初创企业。创业九死一生的定律在AI领域依旧生效,甚至头部效应比其他行业更加显著。

融资集中,头部初创大获全胜

有业内人士感叹道,头部初创拿钱到手软,大多中小AI公司颗粒未入。据统计,今年AI行业融资最多的5家公司拿走了超212亿,相当于今年国内AI融资总额的63%。在这场技术狂欢中,AI创业失败者仍是绝大多数。

AI创业并非想象中容易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高速时期,凭借着技术和资历优势,也在生成式AI刚出现的时候就看到了机会。尽管想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AI创业却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容易。就像是一粒小石子投进了湖面,大部分AI团队的出现与消失都未掀起水花。

案例:35岁大厂算法工程师的AI创业失败

陈立(化名)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在大厂已经做了十年算法工程师,也达到了百万年薪的级别。因为老本行是做AI,所以第一时间意识到生成式AI风口来了。还在大厂工作的时候,他就兼职进行了两个AI项目的创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基于ChatGPT小程序,面临数据安全备案的问题,最终流产。另一个融资一年没进展,所以不得不搁置。今年3月,35岁的陈立因为年龄原因遭遇了大厂裁员,开始进行全职AI创业,方向是AI换脸。尽管每天工作的时间基本都是996,但赚的钱很少,只有3万元的收入

乔布斯

后来,他又与朋友一起搞了个AI创作平台,但融资一年没进展,所以就搁置了。投资人的钱没这么好拿,美元基金退出后,现在国内的资金都是风险偏好特别低的。因为还有大概一百万的房贷需要还,陈立自称无法再坐吃山空,所以最近选择入职外企,不再把AI创业当成主业。

他感叹道,现在行业已经过了泡沫期,大家都比较冷静了。毕竟大模型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所以大部分项目都是看着很热闹,但其实都不怎么赚钱。

总结

AI创业的泡沫已经破灭,只有少数头部公司获得了巨额融资和市场份额。大多数AI创业团队都难逃失败的命运。面对AI领域的巨大挑战和激烈的竞争,创业者需要更加谨慎和务实,切忌盲目跟风和过度乐观。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