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过的健康资讯预告 搜狐健康课 (不容错过的健身操视频)

生活百科 2024-11-21 08:57:57 浏览

心肌梗死是一种致命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了解心肌梗死的发作方式、影响因素以及预警信号至关重要。本文将根据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团队的专业医学科普知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心肌梗死发作时心脏的变化

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脏会经历以下变化:

  • 冠状动脉阻塞:通常是由血栓或斑块的积累引起,这会阻断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
  • 心肌缺氧:冠状动脉阻塞会导致心脏肌肉因缺氧而受损。
  • 心肌坏死:如果缺氧时间过长,心脏肌肉细胞就会死亡,形成心肌坏死。

影响血管的因素

以下因素会影响人的血管健康:

徐文晶
  • 高血压:会给血管壁施加过大的压力,导致动脉壁增厚和变硬。
  •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积聚,形成斑块,阻碍血液流动。
  • 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血管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糖尿病:高血糖水平会损坏血管,使动脉壁发炎和变硬。
  • 肥胖:多余的体重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并导致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心梗的症状

心梗的典型症状包括:

  • 胸痛:持续至少 20 分钟,感觉就像胸部中央有重物压着或疼痛。
  • 胸闷: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绷感。
  • 呼吸急促:原因不明的呼吸困难。
  • 冒冷汗:大量出汗,即使在凉爽的环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心梗患者可能不会出现胸痛,而是表现出其他症状,如疲劳、恶心、呕吐或手臂、肩膀、背部或下颌疼痛。

心梗的前兆和警告

心梗往往会有前兆和警告,包括:

  • 心绞痛:与心梗类似的胸痛,但持续时间较短(少于 20 分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不随休息或硝酸甘油而缓解。
  • 动态心电图(Holter):可以记录 24 小时的心电活动,可能检测出心肌缺氧或心律不齐。

体检报告与心梗风险

体检报告中以下指标可能提示心梗风险增加:

  • 高血压:收缩压 ≥ 140 mmHg 或舒张压 ≥ 90 mmHg。
  • 高胆固醇:总胆固醇 ≥ 200 mg/dL,LDL 胆固醇 ≥ 130 mg/dL。
  • 高甘油三酯:≥ 150 mg/dL。
  • 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比值 ≥ 4。
  • C 反应蛋白(CRP):一种炎性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血管炎症。

可控的诱因

以下诱因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来控制:

  • 吸烟:戒烟是预防心梗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 不良饮食:限制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 肥胖:保持健康的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
  • 缺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 压力:学习管理压力,通过运动、冥想或其他健康的方法。

预防心肌梗死的第一步

预防心肌梗死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相关风险因素,并采取措施控制可控的诱因。如果您有任何心梗的征兆或症状,请立即就医。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康复机会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本次直播将于 11 月 21 日(周四)13:30-14:30 举行,届时您可以与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团队在线互动,获取更多关于心梗预防的专业科普知识。

直播地址:

  • 搜狐新闻客户端:https://3g.k.sohu.com/t/l90421
  • 搜狐视频:https://tv.sohu.com/s/m/special/qfact/index.html?roomId=38323

直播主题:心梗为何会趁虚而入?高风险诱因全解析

直播嘉宾: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文晶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白璐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杨雯伊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