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圈“寒冬”:暴雷、裁员、资金链
危机,谁将是下一个淘汰者?
引言
近来,汽车圈接连传来
降薪裁员、资金链危机和
企业暴雷的消息,极越汽车的突然破产更是加剧了人们的担忧。随着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有传闻称新势力车企正面临淘汰危机,引发广泛关注。有实力的车企却不甘示弱,纷纷通过融资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融资
大战:阿维塔、北汽蓝谷、
上汽智己圈钱百亿
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造车新势力阿维塔、北汽蓝谷和上汽智己相继发布融资喜报,宣布成功募集百亿元资金。其中,阿维塔融资额最高,达到110多亿元。北汽蓝谷通过子公司北汽新能源完成101.5亿元增资,上汽智己则融资94亿元。
实力车企自证实力,暴雷风险暂时远离
从融资拉开帷幕,那些连投资者都看不到希望的新势力品牌将率先倒下。威马、爱驰、
天际、高合和极越等企业的破产已非个案。
消费者受牵连:售后
服务成最大痛点
汽车企业倒闭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
员工和供应商的失业,消费者也可能受到波及。最大的问题在于售后服务,这在汽车生活中至关重要。
我国法律规定,停产或停售车型应当保证至少10年的零配件供应及相应的售后服务。倒闭的车企工厂已经变卖,零部件供应能否得到保障成为一大难题。一旦零部件无法及时供应,消费者的车辆维修和使用将受到严重影响。
新能源汽车面临软件停更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不仅依赖硬件,还高度依赖软件。如果车企倒闭,意味着软件停更,所谓的智能也变成了“智障”。此时,消费者即便不惜代价找到维修厂修复硬件故障,软件问题也难以解决。
教训惨痛: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需谨慎
威马汽车和天际汽车等已暴雷的新势力品牌的车主深受其害,在网上吐槽、抱怨和
投诉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车主甚至想把这种服务烂尾的新能源汽车卖掉,但无人接手。
这些教训让早期冲动消费的消费者开始后悔,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多么幼稚,付出的代价多么高昂。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需要慎重考虑品牌的历史和靠谱程度,多听取不同意见,不能只听取车企的宣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