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 为何用 驷马难追 究竟有多少匹马 (驷马指的是)

游戏快讯 2024-12-04 00:35:38 浏览

我们常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很多人的理解是既然做出了承诺就不能反悔,说出的话就不能再收回,就算用四匹马都追不回来。那么如果指四匹马,为何不用“四”而用“驷”呢?

“驷马难追”一词出自北宋时期欧阳修所编《新五代史》中:“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其记录的是五代里第三个政权后晋与北方契丹两国之间的事情

公元936年,原为河东节度使的石敬瑭勾结契丹,称帝太原,向契丹割地称儿消灭后唐建立后晋。石敬瑭称帝后不久,契丹人便以帮助石敬瑭夺取帝位为由,向后晋索要幽云十六州(今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及山西省北部)。幽云十六州是中原重要的边防要地,石敬瑭不忍割让,但又不敢违抗契丹,于是犹豫不决。

当时,有大臣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以保全后晋。石敬瑭犹豫再三,最后同意割让。但契丹人胃口越来越大,又要求石敬瑭称臣,并派使者到后晋索取岁币。石敬瑭忍无可忍,于是决定反悔,拒绝割让幽云十六州。契丹人得知后大怒,派兵南下攻打后晋。

石敬瑭见契丹人来势汹汹,后悔不已。他派使者向契丹求和,但契丹人已铁了心要灭掉后晋。后晋军队不堪一击,节节败退。石敬瑭见大势已去,便带着宰相等人逃往太原。契丹人一路追击,石敬瑭逃到太原后,闭城不出。契丹人围攻太原数月,后晋军民拼死抵抗,但最终还是城破。石敬瑭被俘,后晋灭亡。

究竟有多少匹马

“驷马难追”一词正是出自这段历史。石敬瑭当初答应割让幽云十六州,但后来反悔,导致契丹人南下攻打后晋。石敬瑭逃亡太原后,派使者向契丹求和,但为时已晚。契丹人穷追不舍,最终灭掉后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算数,不能轻易反悔。否则,就会像石敬瑭一样,落得“驷马难追”的下场。

本文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客服,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热门推荐